fbpx

「坐」以待斃是真的!久坐不動恐早死,四招降低早逝風險

現代人因工作與生活習慣,長時間坐著的機會大增,無論是辦公室工作、長途駕駛,或是沉迷於手機與電視追劇,久坐已成為常態。然而,研究顯示,長時間久坐可能對健康帶來嚴重危害。久坐是指每日靜態行為大於6個小時,若超過10個小時,健康風險顯著增加,包括心血管疾病、肥胖、糖尿病等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統計,全球每年約500萬人因身體活動不足而死亡。久坐不動已被認定為影響健康的獨立危險因子,甚至與吸菸、肥胖、糖尿病並列為現代健康的四大威脅。

 

久坐不動會造成哪些健康問題?

1.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

長時間靜坐會減緩血液循環,使血管彈性降低,導致動脈硬化、血壓上升,進而提高心臟病與中風的風險。根據 WHO數據,全球因缺乏身體活動導致的缺血性心臟病,每年造成超過200萬人死亡。

👉延伸閱讀👉 你的血管清道夫已上線,輕鬆做好體內環保,點此看更多

 

2.影響代謝、容易肥胖與糖尿病

久坐會降低基礎代謝率,使熱量消耗減少,長期下來容易導致體重上升,並增加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。 WHO指出身體活動不足是全球第二型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,每年導致約700萬人罹病。

 

3.增加肌肉骨骼問題

長時間保持相同姿勢,容易造成腰痠背痛、肩頸僵硬,甚至導致脊椎側彎或椎間盤突出。錯誤坐姿更會加重椎間盤壓力,長期可能引發慢性疼痛。

👉延伸閱讀👉 你是「正」人君子嗎?維持脊椎正確姿勢,減輕腰部壓力的好幫手,點此看更多 

 

4.影響腦部健康與心理健康

久坐會降低腦部血流量,使專注力下降、記憶力減退,甚至增加失智風險。此外,缺乏運動也與憂鬱症、焦慮症有關。WHO的數據顯示,缺乏身體活動增加失智症風險約20~30%,而適量運動可降低憂鬱症發生率達25%。

 

5.增加早逝風險

多項研究顯示,久坐超過8小時且缺乏運動的人,死亡風險比活動量較高者多出20%~30%。根據 WHO數據,全球約9%的早逝(相當於500萬例死亡)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

 

如何減少久坐危害?

1.每隔30~60分鐘起身活動

建議每坐30~60分鐘,就起身活動5分鐘,例如伸展、深蹲、走動,幫助血液循環,減少久坐對身體的影響。

 2.調整工作環境

✔️選擇符合人體工學的椅子,支撐腰部與脊椎
✔️使用升降桌,讓自己可交替站立與坐著工作
✔️將螢幕調整至適當高度,避免低頭姿勢

 3.增加日常活動量

✔️走樓梯代替搭電梯
✔️騎單車或步行代替短距離開車
✔️午休時間散步,促進血液循環

4.培養運動習慣

WHO建議,成人每週至少進行150~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(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),或75~15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(如高強度間歇訓練),搭配肌力訓練,才能有效降低久坐帶來的健康風險。

 

久坐對健康的影響不可忽視,即使有規律運動,但一天中的其他時間仍長期久坐,健康風險依然存在,這就是所謂的「運動抵銷不了久坐傷害」。記住「能站就不坐,能動就不靜」,讓健康從現在開始!

👉延伸閱讀👉 什麼是「被動式運動」?懶人運動法就靠它,按下連結看更多